曾厝垵的巷子里飘着海蛎煎的香气,我循着味道拐进一条窄巷,却被一位笑容可掬的姑娘拦住了去路。"小姐姐,我们新店开业,免费请你喝茶呀!"她手里端着青瓷茶盏,茶汤金黄透亮,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。
我本要婉拒,却见她身后的小店装修雅致,木质招牌上"茶缘阁"三个字颇有古意。想着正好走累了歇歇脚,便跟着她进了店。店内光线昏暗,博古架上摆满各色茶罐,墙上挂着"非物质文化遗产"的烫金证书。穿对襟褂子的"茶艺师"正在给几位游客表演凤凰三点头,水柱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
"这是今年的正山小种,您尝尝。"茶艺师推来一盏琥珀色的茶汤。我抿了一口,确实香醇回甘。正当我暗自赞叹时,他突然话锋一转:"您知道吗?现在市面上的红茶90%都是染色加香精的,我们这是桐木关核心产区,一年只产两百斤……"接着便是一连串专业术语轰炸,什么"金骏眉的芽头比例""传统烟熏工艺",听得人云里雾里。
第三泡茶还没喝完,店员已经抱来三个包装华丽的礼盒。"您刚才喝的是4800一斤的珍藏版,现在店庆活动只要998。"见我面露难色,他又迅速推出"体验装":"或者先带这个298的尝尝?送领导朋友都体面。"我这才惊觉,原来那盏"免费茶"的价签藏在这里。
邻桌的东北大哥已经掏出了手机扫码,嘴里念叨着"媳妇就爱喝这个"。而我对面的年轻情侣明显招架不住攻势,正小声商量要不要买最便宜的那款"意思一下"。茶艺师见状立刻加码:"现在下单还送一套汝窑茶具,网上单买都要188呢!"
我借口去洗手间溜出后门,发现巷尾竟连着三家同样装潢的茶铺,穿同样制服的店员在同样殷勤地拉客。回到主街,海鲜大排档的老板娘听我吐槽后哈哈大笑:"小妹第一次来厦门吧?他们专找外地游客,那证书都是淘宝50块做的哩!"她递给我一杯真正的免费凉茶,"尝尝我们闽南人自己喝的,不要钱。"
回程时经过"茶缘阁",又看见新一批游客被热情地迎进去。突然明白,这场精心设计的茶叶戏码里,免费的不是茶,而是我们这些演员的演出费。曾厝垵的海风依旧温柔,只是下次再有人请我"免费品茶",我大概会笑着指指老板娘的大排档:"不用啦,我喝过更好的。"
(全文共986字)
日记评论 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