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伴旅游,轻松交友,真实伴游交友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 / 伴游日记

东山岛左耳天台:居民楼顶拍照收费平替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.08.21   阅读次数:292

茹茹

女, 35岁, 165CM , 中专以下 北京 北京
东山岛左耳天台:居民楼顶拍照收费平替方案晨光初现,我已在东山岛的小巷中穿行。听说左耳天台是观景的好去处,便循着路标前行。到了地方,却见一牌子,上书“拍照收费十元

东山岛左耳天台:居民楼顶拍照收费平替方案

晨光初现,我已在东山岛的小巷中穿行。听说左耳天台是观景的好去处,便循着路标前行。到了地方,却见一牌子,上书“拍照收费十元”。我踌躇了一下,终究觉得为拍几张照片而花费十元,未免有些奢侈。

正踌躇间,旁边一位卖冰棍的老太太笑道:“年轻人,想拍照又舍不得花钱?”我点点头。她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栋居民楼:“那楼顶也能看风景,给五块就成。”我心中一动,便随她所指的方向走去。

那楼颇有些年头了,墙皮剥落,露出里面的红砖。楼梯狭窄而昏暗,脚步踏上去,发出吱呀的响声。爬到顶楼,果然别有洞天。天台不大,却收拾得干净,晾着几件衣服,在微风中轻轻摆动。一位老伯正坐在小凳上喝茶,见我上来,也不惊讶,只淡淡道:“五块。”

我掏出钱,他接过塞进口袋,便不再理我,自顾望着远处的海。我走到天台边缘,凭栏远眺。海天相接处,一片蔚蓝;近处的屋顶层层叠叠,红瓦青砖,错落有致。海风拂面,带着咸腥的气息,却也清爽宜人。左耳天台那边游人如织,喧闹声隐约可闻,而此处却宁静得很,只有风声和偶尔飞过的海鸟的鸣叫。

老伯忽然开口:“那边收十块,我收五块,不是因为我的 view 差,而是我这楼旧了,不好意思多要。”我笑道:“这儿 view 反而更好,人少清静。”老伯哼了一声:“年轻人还算有眼光。那边是给旅游团准备的,我们这儿是给会玩的人准备的。”

我在天台转悠,发现角落摆着几盆花草,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,却长得茂盛,可见主人照料得用心。老伯见我看花,脸上露出些许得意:“都是我老伴种的,她说楼顶光秃秃的不好看。”

拍完照,我并未立即离开,而是在天台的小凳上坐了一会儿。老伯也不赶我,反而递过来一杯茶:“自家泡的,不要钱。”茶是普通的绿茶,却清香扑鼻。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他说自己在这楼里住了一辈子,见证了东山岛从渔村变成旅游胜地的过程。

“以前没人来,现在人多了,好事也是坏事。”老伯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游客,眼神复杂。

下楼时,我在楼梯口遇见了可能是老伯老伴的婆婆,她正提着菜篮子上楼。我侧身让路,她笑着点头致意,脸上的皱纹像极了东山岛地图上的沟壑纵横。

回望那栋旧楼,忽然觉得那五块钱花得值当。不仅买来了观景的机会,更买来了一段短暂的、与当地人交流的时光。旅游区的收费景点固然光鲜亮丽,却往往缺少这种真实的生活气息。

左耳天台的十元观景台和居民楼的五元天台,本质上出售的是同一片风景,但后者却多了一份人情味,少了几分商业气息。在旅游业日益商业化的今天,这种“平替方案”反而成了难得的存在。

当所有的观景台都被围起来收费,当每一处风景都被明码标价,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寻找那些不那么显而易见的角度,不仅能看到风景,还能看到风景背后真实的生活。

日记评论 发表评论

去伴游APP

扫描二维下载APP

手机端

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