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将尽,小儿已在家中闷了月余,日日与手机电脑为伴,眼见得眼神日渐呆滞,背也微微驼了。恰见旅行社广告,曰“西双版纳雨林穿越独立营,七岁以上皆可参加,锻炼孩子独立生存能力”,不由心动。小儿刚满八岁,正是合宜的年纪,便报了名,缴了费,送他上了飞机。
一周后接机,却见小儿面色青白,眼窝深陷,活像是从牢里放出来的小囚徒。回家路上,他竟一反常态地沉默,直到晚间睡前,才忽然开口:“妈妈,他们骗人。”
细问之下,乃知所谓“七岁以上皆可”,实是商人的巧语。同行十二个孩子,倒有十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,唯独我家小儿与另一个刚满八岁的女孩,成了队伍中的“小矮人”。雨林中本无现成路径,所谓“穿越”,竟是名副其实的披荆斩棘。那高个子的少年们迈一步,小儿须迈两步;他们轻松跨过的小溪,小儿却要连滚带爬地渡过。最可怕的是那藤蔓纵横处,指导老师在前开路,后面的孩子尚可循迹而行,而小儿排在队尾,待他到时,被砍断的藤蔓又已弹回原处,他不得不自己挣扎前行。
“老师说这是锻炼独立性,”小儿低声道,“可是我明明看见那些大哥哥们互相帮助,却没有人来帮我。老师说不能帮我,因为这是独立营。”
我听了心中暗恼,这哪里是独立营,分明是弱肉强食的小社会。小儿又说起雨林中蚂蟥甚多,吸附在腿上吸血,他吓得直哭,带队老师却只是远远喊道:“自己弄掉!出来就是要锻炼的!”而那些大孩子们互相帮忙,很快就处理干净了。
最惊心的是第三日,他们在雨林中遇到一阵急雨,道路顿时泥泞不堪。小儿一脚踩空,整条腿陷进泥潭,越是挣扎,陷得越深。他吓得大哭,前面的队伍却越走越远,竟无人察觉少了一人。幸而押队的老师最终发现,才将他拽了出来。然而此事过后,小儿便对雨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,余下的几日简直是在泪水中度过。
我听罢默然。商家以“七岁以上”为招徕,实则这个年龄的孩子参加此类活动,实在勉强。所谓“独立营”,原该根据年龄分班,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,如今却是一锅乱炖,美其名曰“锻炼”,实则是偷工减料罢了。
小儿的西双版纳之行,固然见识了雨林的壮美,体验了异族的风情,但更多的却是恐惧与无助。商家的一句年龄谎言,竟让孩子的冒险之旅成了噩梦一场。想来所谓儿童独立营,第一要义并非“独立”,而是“适宜”。削足适履式的教育,终究是要不得的。
今夜小儿睡梦中犹在啜泣,想必又梦见了那无边无际的绿色迷宫。我轻拍他的背,心中懊悔不迭。雨林穿越原无过错,错只在我们将雏鸟过早地推向了风雨。
日记评论 发表评论